| 设为主页 | 保存桌面 | 手机版 | 二维码 酷企网首页 | 供应 | 采购 | 展会 | 资讯 | 黄页 | 会员登录 | 免费注册 | 发布信息 

山东省山东泰丰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液压元件、液压成套系统、机床设备的加工制造;机床设备及零件的批发零售;机电设...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李经理
  • 电话:0537-2710988
  • 手机:18254735793
  • 传真:0537-2718308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协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行动路径明确
新闻中心
协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行动路径明确
发布时间:2017-11-27 14:28        浏览次数:9        返回列表
协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行动路径明确
时间:2016年06月06日

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共同编制。

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是现代工业发展必由之路

“互联网+”是对《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支撑,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已经是工业大国,但距离工业强国还有不小距离,这就需要加快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进程。《指导意见》明确了协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的路径,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制造业与互联网在哪融合、用什么融合、怎么融合的问题,指出了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焊点(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焊料(夯实“新四基”,即一软一硬一网一平台。一软是指核心工业软硬件,一硬是指自动传感控制与感知关键技术,一网是指工业互联网,一平台是指工业云与智能服务平台),明确了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焊枪,通过企业层面的“双创平台”建设和跨界牵手、行业层面的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提升、区域层面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和工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激发制造业创新活力、转型动力和发展潜力,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两化深度融合切入点是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中央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新时期我国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就是要推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创新并与传统产业全面融合,切入点就是“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一是“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争相调整制造业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纷纷把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上升至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地位。德国的工业4.0主要是制造业+互联网,美国更多是互联网+制造,尽管彼此方法和路径不一样,但都是要提升制造业水平。这与我国的两化融合战略如出一辙,最终目标都是深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营销服务等流程和环节的集成应用,构建网络时代的智能制造生产体系,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掌控技术变革、标准引领、市场竞争、规则制定的话语权,主导构建新的价值链、产业链体系和生态系统。

二是“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是新时期两化深度融合的具体体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广义上理解,是工业化进程与信息化进程的重合,从狭义上讲,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引起生产效率提高和生产方式变革,从而使工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两化融合的内涵,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各领域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渗透融合开辟了新途径,为新时期实现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广泛普及和深化应用,不断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形成新的产品形态、生产模式、组织体系和资源配置方式,推动制造业向规模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服务型制造、网络化制造模式持续演进,不断充实、提升,再造制造业全球竞争新优势。这是两化深度融合的应有之义,是两化深度融合在新时期的具体反映,具有鲜明的互联网时代特征。

三是“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部署,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实现四大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重点发展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是实现四大转变的战略选择。从创新方面看,互联网突破了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为产业发展带来新理念、新模式、新途径。“互联网+”不仅是创新驱动的典范,还是带动工业领域创新发展的基础支撑和突破口,有助于破除一切制约制造业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从效率方面看,“互联网+”通过逆向整合生产要素,推动生产模式从以生产为中心向以消费为中心转变,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转变,实现碎片化的市场需求与集聚化的生产供给的精准对接,大幅提升资源配置水平和生产效率,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从业态方面看,互联网的应用推动市场需求从产品导向向“产品+服务”导向转变,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中间环节被大幅压缩甚至取消。“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将衍生出越来越多高附加值的新业态新模式。近年来,国内外工程机械、汽车装备、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一批领军制造企业利用互联网加速向服务化转型,培育形成了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在线诊断等新业态。

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快速发展新基石奠定

当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奠定了强大的宽带网络、通信设施基础,互联网发展20多年来积攒的巨大用户量和变革思维,使其正在履行自我创新、跨界融合和渗透颠覆的新使命,奠定了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快速发展的新基石。

第一,大企业“双创”平台正成为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大企业作为“双创”的重要主体,通过搭建基于互联网“双创”平台,聚集、开放、共享各类资源,推动创新要素加速向制造业多业务、全链条、全周期渗透,驱动生产模式、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变革,激发大企业创新活力、发展潜力和转型动力。跨领域、协同化、网络化的大企业“双创”平台正在成为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焊接点。据国资委统计,中央企业牵头国家及地方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41个;52家中央企业共发起和参与基金179支,募集资金总规模超过5000亿元;构建面向社会的创业创新孵化平台57个,创业创新技术平台27个,创业创新活动平台23个,有力地带动了全社会创业创新。

第二,初步掌握了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能力。顺应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围绕智能制造装备产品、先进制造技术应用、智能制造生产模式等,实施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在政策引导下,我国智能制造发展需求持续提升。浙江等地提出“机器换人”计划,广东、天津、云南、东莞等省市加快培育智能制造模式,天津、云南等省选择钢铁、石化、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领域推广智能制造应用。航空航天、飞机制造、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等行业纷纷涉足智能制造,三一重工、中石油、中石化、九江石化等企业引领了如火如荼的智能工厂建设。面向日益增长的智能制造发展需求,和利时、中控、中海创、广州数控、宝信、中国普天等自动化龙头企业将业务重心转向智能制造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加强与各行业工业企业的协同合作,在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及未来智能工厂模式的探索中取得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第三,涌现出一批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互联网+制造业”在全国发展迅速,各区域、各行业、产业链各环节不断形成新热点。初步概括来讲,出现了如下七种“互联网+制造业”发展模式:一是众设、众包研发设计模式。纺织、汽车等行业通过搭建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网络平台,集聚并对接线下各类社会创新资源,开展众设、众包研发设计。二是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越来越多的家电、服装、家具企业开始实践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通过C2B模式,就产品设计、制造与用户进行实时互动,及时响应用户个性化需求,实现以大批量生产的低成本、高质量和效率提供定制产品和服务。三是精准供应链模式。物流企业通过在线上配置线下资源的方式,整合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改变原有供应链运作模式。四是平台化生态化组织模式。企业在开展互联网化转型的过程中,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使传统的科层制金字塔组织结构向扁平化、平台化、生态化组织结构转变。五是数据化在线化服务模式。制造企业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开展对联网设备的在线远程监测、故障诊断和运维等服务,拓展制造业价值链和企业赢利空间,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六是分布式网络化资源优化配置模式。制造企业借助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发现和动态调整合作对象,整合企业间优势资源,实现全球分散化异地协同设计、制造和服务。七是社交化场景化营销模式。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大数据等技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消费者开展网上实时互动,收集分析用户社交和偏好信息,实现基于具体场景的社交式营销。

在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困难和问题:一是阻碍“互联网+”发展的不合理制度政策,例如融合性产品和服务市场准入问题。二是制造企业对互联网转型必要性、紧迫性、复杂性以及方向、路径认识不清,互联网企业在生产制造环节能力不足、进入意愿不强。三是智能制造、CPS、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关键标准话语权缺失。四是芯片、软件、传感器、材料、基础器件等核心产业薄弱已成为制约瓶颈。五是缺乏优秀的本土行业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六是安全保障水平低,工控、数据、网络防护能力薄弱,监管监测、测试验证能力不足。


 

 
 
版权所有 :山东泰丰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标题:协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行动路径明确
网址:http://taifeng805yeya.kuqiw.cn/news/itemid-41685.shtml